“读经典 致芳华”经典诵读赛圆满落幕 8月29日,由山西晚报、阿里巴巴每天正能量结合主办的“读经典致芳华”2020年经典诵读赛决赛在太原书声琅琅时光岛圆满落下帷幕。山西晚报快手号、现场云和山西晚报客户端同步对角逐举行了直播。从300余名诵读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0组选手进入决赛,颠末两个小时的角逐,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4名。主持人宣布勾当开始。
现场评委与嘉宾。2020年“经典诵读赛”勾当的主题是“读经典致芳华”,在每小我私家的心里,都藏着属于本身芳华的故事。
岁月流转,与芳华有关的影象却永不用逝。芳华毕竟是什么样子?大概每小我私家都有属于本身的谜底。
山西晚报副总编辑李广义先容说,勾当自7月启动以来,共举办了6场“云上念书会”的直播,邀请著名作家、战疫英雄、诵读名家、知名主持人等6位嘉宾做客山西晚报直播间,举行念书分享、云上共话芳华、畅聊念书、逐梦将来。截至7月24日,6场“云上念书会”公益直播竣事,数百万网友和读者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寓目了出色内容。展开全文 山西晚报副总编辑李广义致辞。李广义说,随后的全民“经典诵读赛”勾当中,山西晚报便面向社会征集参赛作品,共有300余名选手到场了初赛作品的选送,他们中有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有已经到场事情的青年,有退休在家的老人……通过层层选拔,最终遴选出10组选手进入决赛。
主持人先容嘉宾 吕良。团体朗读《不老的艺术芳华》。
86岁的吕良是一名抗战老兵,身上挂满了战功章,他与太原诗词学会龙吟诗社的4位社友第一个上台,吕良用手风琴和社友们配合诵读了《艺术芳华不老》,这首情景诗是吕良按照本身的真实故事创作书写而成。听着诗中的情景,人们好像回到了谁人战火硝烟的疆场。朗读《再别康桥》。
大二学生何逸茗背诵的《再别康桥》宛如是让人们在听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朗读《月光下的中国》 王斌朗读的《月光下的中国》让人们感觉到故国的大好江山,时刻以本身是龙的传人而高傲;山西晚报小记者们团体朗诵的《颜色》让人们面前一亮,他们在朗诵时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是在朗读之初就将情感肆意释放,而是懂得将情感循序渐进地代入。让听的人感觉到在那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那些身影薄弱的逆行者们的义无反顾。朗读《不要问我芳华是什么》。
大一新生任笑岩朗诵的《不要问我芳华是什么》,让人们从中感觉到芳华的烂漫多彩; 朗读《液体之火》。四年级学生王泽仁诵读的《液体之火》,让人感觉到诗的魅力,酒的瑰丽; 朗读《短歌行曹操》。
新生太郎将《短歌行》用吟诵的方式演绎,让人线人一新; 朗读《大漠的胡杨》。李运阁诵读的是他在2003年创作的《大漠的胡杨》,引起了一片赞叹声,大家被李运阁的声音深深地吸引,听着诵读好像置身个中; 朗读《琵琶行》。三年级的昝树墨出格流利地背诵了《琵琶行》,让参赛的选手及家长们惊叹不已; 朗读《春》。马涛诵读的朱自清的《春》,让人置身在一个布满朝气、春意盎然的春天里。
两个小时的比拼,每一分钟都是梦幻时刻,选手们或生机蓬勃或令人面前一亮。本次勾当由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副传授、国度级普通话程度测试员符进叶,山西省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山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净中心副护士长、山西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2020年山西青年五四奖章得到者申鹏,山西新闻网主播、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王擎,太原心语音缘念书坊开办人凡事随缘和山西晚报社副总编辑李广义,共5位评委为选手现场打分并做点评。现场选送节目《生命是一束花开》。优秀奖得到者 三等奖得到者 二等奖得到者 山西晚报副总编辑李广义为获奖者颁奖 一等奖得到者 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4名,他们别离得到由阿里巴巴每天正能量与山西晚报结合发表的荣誉证书,同时别离得到1000元、500元、200元以及由太原书声琅琅时光岛提供的图书一册。
跟着“经典诵读赛”的竣事,山西晚报与阿里巴巴每天正能量结合推出的“读经典致芳华——2020经典诵读”主题公益勾当圆满竣事。但参赛的选手们纷纷暗示,虽然角逐已经竣事,但他们对诵读的热爱不中断。追求完美 拍摄参赛作品百余次 参赛选手要在14时准时进入角逐现场,可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尝试小学读三年级的昝树墨却在妈妈的伴随下提前一个多小时走进了角逐现场,本来母子二人是专程从大同开了4个小时的车赶来到场角逐,角逐竣事后再返回大同。
昝树墨说,从上小学开始,他和妈妈就约定每周背一首长篇古诗,至今已背会了《诗经》、苏东坡《春江花月夜》以及李清照、李白、白居易、毛泽东的代表作近百首。他在一次次的背诵中喜欢上了诵读、背诵古诗,看着妈妈手机中生存的那些视频资料他都出格兴奋,也出格高傲,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有成绩感。为了拍摄好参赛的背诵作品《琵琶行》,昝树墨让妈妈重复拍摄了百余次,他说不及格的视频要么是不流利,要么就是有的处所背错了,要么就是妈妈拍出的视频有点晃了,他们持续拍了三四天才拍出两条满足的视频作品。
“孩子出格想来到场勾当,在初赛的作品发送后还给我说过,哪怕进不了决赛,也想来太原,到勾当的现场看一看。”昝树墨的妈妈说。角逐时,昝树墨背诵的《琵琶行》出格流利,坐在观众席上的参赛选手和家长们纷纷惊叹不已,“真厉害了,给我是背不下来。
”一位家长说。到场完角逐,昝树墨说,虽然背得出格流利,但他在直播回放中看到本身的不足,好比站姿不是很挺拔,声音也不是出格洪亮,背诵中要带上情感。他说在以后的操练中,他会注意,积极提高。
“让我印象出格深刻的是看到抗战老爷爷,听他讲身上战功章的故事,我要向老爷爷进修。”昝树墨说。
和昝树墨一样,对作品字斟句酌的另有在桃南小学读四年级的王泽仁,他喜欢读诗,也本身写诗,这次上场时的毛遂自荐就是他写的诗,“在下姓王,名泽仁,本年刚迈十岁门,科幻小说不离手,悬疑影戏吸我魂。”诗中,他先容了本身的名字和乐趣喜好。“这次到场角逐,选择的诗比力新颖,并且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也是我以后进修的一个偏向。
”王泽仁说,为了拍摄好初赛的作品,他也是重复了多次,这次勾当让他熬炼了胆子,也增加了自信。传承经典 他们天天都对峙朗读 “大漠的胡杨就是一道风光,就是一面旌旗,就是一座石碑,就是一曲唱响生命凯歌的旌旗。我崇敬胡杨,在大漠的平平仄仄里叹息生命的坚强,叹息着魂灵的不屈,更叹息着人格魅力的生命。
”这是68岁的李运阁,在2003年时第一次看到胡杨时,写下《大漠的胡杨》中一段话,他说胡杨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不屈的精力,这种精力正是值得人们进修的精力。在李运阁的家中有几千册的图书,文学类的书籍居多,他说本身虽然没有从事这一方面的事情,但在事情的闲暇之余,就会读一读经典的书籍。“年龄大了,影象力也欠好了,虽然天天读天天背,但也会健忘,所以天天去公园熬炼的时候,我就边运动边高声背诵经典,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感受表情舒畅,好像置身于诗中的意境一般。
” 和李运阁一样的另有已经步入中年的马涛,她天天会在手机上下载的配音APP中上传诵读经典的音频,她说每一部经典都能让人重温优美的芳华影象,诵读竣事后,感情的释放也会让表情出格舒畅。“我今天选择《春》这个作品,就是感受青年人都是布满朝气,春意盎然的年纪段,我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我的心态仍然很年青。”马涛说,在今天的勾当现场看到这么多的小伴侣,让她感受到经典在永远传播着,国学的文化在一代代地传承着。
从一名井下矿工到此刻单元的宣传员,王斌说是诵读改变了他。“2013年结业后,我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井下矿工事情,2014年在单元组织的一场诵读角逐中,我得到了二等奖,从此开始了企业宣传事情。”王斌说,自此以后,他天天城市对峙诵读半小时,不管是报纸上的新闻报道,还是经典文章,他说要在诵读中不停地提高自身,不停地进修。山西晚报小记者学会了朗诵技巧 本报小记者朗诵《颜色》 每一位角逐的选手们都出格投入,他们的声音赋予作品魂灵的气息,让大家真切感觉到朗诵艺术和经典作品的长久魅力。
山西晚报的12名小记者们用富厚的感情朗诵的《颜色》,岂论是小记者们运用朗诵的技巧和方法,将情感、心情和行动自然地代入,还是朗诵时团队共同默契,都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作为第一年的小记者张子禾,这次的角逐,让她深刻体会到如何正确运用诵读的技巧,如何将演出和情感代入到朗读中,也更能体会到团队互助的气力。
“不管是老师部署的语文或英语背诵功课,还是和妈妈一起朗读的经典,妈妈都要求我带上情感高声诵读,来日诰日要比今天更好。”张子禾说,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诵读,她在语言表达、阅读能力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张子禾的妈妈说,她常常带孩子去到场各类各样的勾当,有“念书日”发送音频的勾当,有线上诵读角逐的勾当,在她看来,诵读经典是对孩子一种更深条理心灵的洗涤,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与升华。和小记者们一样,在诵读中发展的另有大一新生任笑岩,他说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管是朗读还是朗诵,他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他会珍惜每一次到场勾当的时机,通过熬炼对专业有所帮忙。
“每小我私家的芳华都纷歧样,我要用本身的声音来通报一种正能量,在我看来一直为本身的空想奋斗积极的就是芳华应该有的样子。”任笑岩说,在角逐中,他碰到了优秀的参赛选手,获得了历练,究竟在观众眼前展示本身这样的时机并不多。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洲芬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寇宁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闫婷返回,检察更多。
本文来源:环球体育官方登录入口-www.syhxd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