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有配合点均是围绕“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深入剖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今世价值资助我们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ISBN 978-7-5012-6293-9
2020新书
刘余莉1973年生。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心态即运气:正说传统人生智慧》《大家都学感应篇》《通往自我觉醒之路:情况伦理与生态危机及其出路》《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等。
套书详情
10.10发货!刘余莉教授新书两种:
· 《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
二者也有差别点。
《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是写出来的严谨深刻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是讲出来的通俗易懂联系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从多个角度剖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今世价值。
如何读这两本书?
订价:35.00元
01
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包邮新疆青海西藏除外!)
直销价:49.80元(包邮)
ISBN 978-7-5012-6258-8
02
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
扫码订书接待移步世知东方书店!
世界知识出书社
订价:28.00元
本书批判了西方把儒家伦理视为美德伦理的看法并通过考察中国早期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和《礼记》等论证了规则与美德并非对立而是统一的儒家伦理实现了规则与美德的统一因而是一种更为完善的伦理体系。儒家伦理是“学儒”而不是“儒学”即儒家文化中“笃行之”“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等注重力行的精神是发扬美德、承传文化的关键。儒家伦理充满了实践的智慧是努力的实用主义在中华文化再起的今世尤其能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切实的指 导。
刘余莉教授说——
同样的我们读这两本书不要当知识来学。那应该怎样读?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昔人是如何?这才是念书。
如此念书便离幸福生活近了一步。
刘余莉著
一个偏重理论一个偏重实践但最终引领我们指向一处:中华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是求智慧的文化是躬行实践的文化。不要把它当知识来学我们要“学儒”而不仅仅是搞“儒学”。
总订价:63.00元
《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联合《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阅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会有更全面透彻的认识。
本书由刘余莉教授在“学习强国”和“”等权威媒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整理而成一共十五讲。围绕“志于道: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厘清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脉络并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从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安身立命、心理调适、中国式治理、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的今世价值可为当今各阶级人士修身齐家、治理企业、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
。本文来源:环球体育官方登录入口-www.syhxddk.com